close

  今後誰來種地?這是在我們國家城鎮化進程日漸加快,大量農民離開土地,農村人口及勞動力逐步減少的大背景下,發展現代農業所面臨的新問題、新挑戰。
  讓新型職業農民挑起未來農業生產的大梁。這是國家針對今後誰來種地問題給出的解決方案。為此,從2012年起,國家相關部門就在全國安排100個縣,開展新型職業農民的培育試點。那麼,我省是如何結合山西實際,培育山西特色現代農業的後備力量,未來農業生產的“主角”呢?
  精挑細選“愛農、懂農、務農”的農民,作為新型職業農民的培育“苗子”
  什麼是新型職業農民?新型職業農民是指具有一定科學文化素質、掌握現代農業生產技能、具備一定經營管理能力,以農業生產、經營或服務作為主要職業,以農業收入作為主要生活來源,居住在農村或集鎮的農業從業人員。
  從這一概念中不難看出,未來的職業農民,農民不再是他們的身份象徵,而是職業標誌;農業不再是沒有素質要求,誰都可以從事的行當;農民不再是以打工為主、種地為輔的兼業者,而是專業從事農業生產的勞動者。
  既然對新型職業農民有了這樣的要求,那麼,我省是怎樣在現有的農民隊伍中遴選職業農民的“苗子”呢?“愛農、懂農、務農”就是選人的原則。
  臨猗縣是這樣做的。他們將選人原則具體細化為“5+1”。即以農業為職業,具有一定的資源資料,具有一定的專業技能,具有一定的資金投入能力,收入主要來自農業五項條件。另外,再加一項遵紀守法,誠實守信。在此基礎上,他們在生產經營型、專業技能型、社會服務型、引領帶頭型四類農民中精選培育對象。
  他們從種糧50畝以上,種蘋果30畝以上,種鮮棗20畝以上,年養存欄生豬500頭以上,養存欄雞1萬隻以上,主營業務收入占全部收入80%以上的種植、養殖大戶,農民專業合作社社員中篩選生產經營型“苗子”;從一直從事農業勞動作業,具有一定專業技能的農業工人、農業雇員中篩選專業技能型“苗子”;從多年從事農業產前、產中、產後服務,具有相應服務能力的農村經紀人、農機植保等社會化服務人員中篩選社會服務型“苗子”;從具有一定產業規模和引領能力的農場主、專業大戶、合作社帶頭人、大學生村官中篩選引領帶動型“苗子”。考慮到未來職業農民無需數量很多,而在能力很強,他們在全縣精挑細選了1300人作為培育的重點對象。
  記者調查發現,我省榆次區、曲沃縣的選人辦法與臨猗縣基本相似。
  將培育對象分類,將培育方式創新,以易學管用的手段培育職業農民
  為什麼對新型職業農民是培育,而不是培訓?這一字之差,內在的含義差在哪裡?記者發現,二者的差別在於,培訓時間短,培育時間長;培訓內容單一,培育內容豐富;培訓重技能,培育重技能+素質。
  為了將篩選出來的“苗子”培育成合格的新型職業農民,我省首先是分類施教。曲沃縣將選定的對象分為初、中、高三級,開展針對性培育。初級者,要求年齡在50歲左右,初中文化,年農業收入10萬元左右,培育時間為一年,學習內容以農業技能為主;中級者,要求年齡45歲左右,高中或者農業專科文化,年農業收入在20萬元-50萬元,培育時間為兩年,內容為素質+技能培訓;高級者,要求年齡在30歲左右,有農科大專以上文化,經營規模大,年收入早50萬元以上,對產業具有引領帶頭作用,培育時間為三年,目的是培育懂技術、會管理、能經營的農業經營管理型職業農民。
  其次是創新育才方式,多管齊下培育。臨猗縣就推出了專家組團培育、科技網絡培育、田間實踐培育等模式。即由縣裡外聘內請百名農科專家,組成專家團,根據全縣小麥、玉米、棉花、蘋果、鮮棗、畜牧六大產業發展和農民的現實需求,請專家針對性地授課傳經。由縣裡以臨猗政府網、農廉網、科技網為依托,打造三網聯運的職業農民培育信息化平臺,開闢培育熱線,開展科技點餐,通過面對面視頻對話,對職業農民進行共性和個性的培育。由縣裡根據農業生產的實際,將專家請到田間地頭,為農民集中授課,手把手實操訓練,讓農民在學中乾,乾中學。
  實踐證明,分類施教和創新培育方式確實管用有效。
  以資格評定和管理為手段,以政策扶持為動力,促進職業農民成長
  新興職業農民與普通農民的不同,那就是要經過職業資格認定,並持有職業資格證書。
  我省長治市因地制宜科學合理地制定了新型職業農民資質認定條件和標準,對經過職業培育,經考試取得合格證的農民,由市新型職業農民培育領導組辦公室認定,頒發職業農民資格證書。市裡為持有職業農民資格證書的農民建立檔案,進行管理。臨猗縣也採取了相似的辦法,截至目前,全縣已為680個農民頒發了職業農民資格證書。
  為了促進職業農民這株幼苗茁壯成長,我省各地出台了相應扶持政策為其助力。
  榆次區對新興職業農民新建50畝以上的溫室和拱棚小區,給予每畝5000元的補貼,並按照6.6%的固定利率給予每畝5萬元以內貸款貼息;對新建標準化養殖小區給予每個5萬元-10萬元貸款貼息或補貼;對新發展100畝以上的乾鮮果園給予每畝100元的補貼。為了扶持職業農民搞好經營,他們對新獲得“三品”認證的農產品,按級次分別給予5萬元、3萬元、1萬元的補貼;對示範觀光農業型莊園給予5萬元-10萬元的補貼;對農民專業合作社給予補貼;對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貸款給予2年的貼息;對獲得新型職業農民經理人的給予10萬元-30萬元貸款支持。
  臨猗縣單列200萬元專項扶持資金,對優秀職業農民每人發放1000元表彰獎勵;協調農村信用聯社對新型職業農民每人每年安排3萬元的信用額度貸款;鼓勵新型職業農民參加農業生產保險,給予10%的保險金額減免;在科技推廣、土地流轉、農超對接、農田基本建設等方面,給予新型職業農民優先權,以激發他們的創業熱情。
  由於我省對新興職業農民扶持有力,如今職業農民不但務農熱情高,而且收入很可觀。曲沃縣北董鄉裴南莊職業農民路惠民,經營42畝土地種植蔬菜,年收入32萬多元;里村鎮里村農民張雲祥,種植22畝紅提葡萄,畝收入1-1.2萬元,年收入25萬元;楊談鄉石橋堡村農民藍雙臘,經營土地66畝,兼營養豬和農業機械,年收入60多萬元。
  本報首席記者 魏貴富  (原標題:看山西如何培育新型職業農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ug82ugibh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